第111章 要想富 先修路_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
笔趣阁 > 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 > 第111章 要想富 先修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1章 要想富 先修路

  第一百一十一章要想富先修路塞北大捷的消息传到长安,李世民心中兴奋不已。反倒是殿下的大臣们五味俱杂,百感交集。长孙无忌、侯君集和褚遂良与李炎是对头,心中很不是滋味儿,心说李炎打仗怎么这么厉害?什么出彩的事都让他做了,这样一来,李炎必然民望大增,对李承乾和李治的威胁也就更大了。长孙无忌说道:“皇上,秦王虽打了胜仗,但他抗旨不尊,必须惩罚,否则日后人人学他,那天下岂不大乱?皇权威严何在?”

  褚遂良也说道:“不错,皇上,秦王虽然有功,但也有过,不宜再奖励,还要处罚才是。”

  一旁的马周气愤的说道:“秦王殿下为国家立下大功,二位大人竟然还要处罚他,若是如此,日后还有谁为国家尽忠?”

  李勣也说道:“马周大人此言有理,若是打了胜仗还处罚,那以后谁还敢带兵去打仗?”

  魏征一点头,朗声说道:“皇上,臣以为有功当赏,有过当罚,这是最简单的道理,秦王殿下虽然抗旨,但为的是国家,为的是社稷,现在秦王大胜,这么大的功臣自然是要赏的,否则何以服天下人?”

  众臣七嘴八舌,说什么的都有,最后分成两派,一派挺李炎,一派踩李炎,双方争得不可开交。这时,李世民轻咳了一声,众大臣都安静下来。李世民已做出也决定,口中说道:“秦王这次大破薛延陀,确是大功一件,特赏赐秦王黄金千两,帛千匹……”现在的李炎,官职已极高,是仅次于太子的存在,根本没办法再升官,再升,就要把太子的位置让给他了。所以,李世民只能给李炎大量赏赐,不过也可以看得出,李世民对李炎是十分满意的。塞北大捷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、襄州、益州、济南、晋阳等地,得到这个消息后,整个大唐再次沸腾起来,无数百姓走上街头奔走相告,敲锣打鼓。到处都在议论着李炎,谁也没有想到,这个出身市井的皇子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,两破薛延陀,阵斩可汗夷男,奇兵灭高昌,无伤俘万军,李炎在大唐百姓心中威望不断提升,成为了类似于战神的存在。整个大唐要说能打仗,首推战神李靖,而李靖年纪渐老,李炎的风头已将李靖完全盖过,成为了大唐新的战神。白道川,草原之上,李炎下令将这一次大战牺牲的唐朝军人尸体都搜集起来,共搜集了两千余具尸体,这些人中,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右侧丘陵地区坚守阵地时战死的,战斗结束后,薛先图麾下的士兵只剩下一半,薛先图仰天悲啸,失声痛哭。另一方面,右翼的姜兴霸处好了许多,由于占据地利,只死伤了三百余人,另有六七百人跟随李炎和薛仁贵冲锋时战死,共计两千余人战死,受伤者也多达三千余人。不过与取得的杀敌三万余的战果相比,李炎这一战绝对是大胜,战后,李炎下令在白道川一片水草丰美之处立下一块纪念碑,将战死的唐朝军人尸体全部火化,葬于碑下。李炎本想亲笔提题,但一想到自己字写得不好,只好让张柬之代劳。至于题什么字,李炎已经想好了,就叫“大唐英烈永垂不朽”。李炎决定将这纪念碑建到9.9米高,也就是取九九事成之意,寓意大唐未来在这些战死英灵的护祐下事事皆成。为了造这纪念碑,李炎下令拔出了大笔的款项,然而李思摩却说,这些将士是为了突厥而战死的,所以这钱李思摩出了,李炎也不推辞,与李思摩一起参加了奠基仪式。随后,在李思摩的亲自相送下,李炎带领大军回到代州。塞北白道川一战,李炎大破薛延陀军,夺下了漠南最为丰美的水草地白道川,李思摩带兵进驻白道川,成为了大唐的屏障。战后,李炎得到了李世民的大量赏赐,当然,以李炎现在的财力,根本就是富可敌国,所以并不太在意李世民赏的这些财物,不过从这些赏赐中,李炎可以看出李世民对自己的态度,那就是,李世民很是满意自己的这次表现。也就是说,李炎这次抗旨的效果不错,取得了成功,不但阻止了新兴公主和亲,还解除了薛延陀对大唐的隐患,大唐正北方向,数年之内怕是不会再有战事。没有了边患,李炎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了建设代、丰八州上。随着代州一带酒厂和肥皂厂、制盐厂生意的日益兴隆,李炎组织了大量的商队,将中原和江南的物产贩卖到北方草原,还向西贩卖到西域一带,这些商队返回时又将各地的特产带回到中原和江南,如此一来一往,就让李炎赚取了巨大的利润。这个时候,纸币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,由于这一段时间,李炎在全国各地大力建设票号,所以在国内进行贸易时,很多商人为了安全和方便,都已放弃了使用铜钱,而改用李炎发行的交子,如此一来,李炎通过大量发行交子,又赚取了巨大的利润。更重要的是,通过发行交子,李炎取得了类似于铸币权的权力,有了这种权力,李炎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。李炎要做的是两件事,一件是将钱赚进来,另一件就是将钱洒出去。现在钱进来了,李炎开始洒钱。李炎记得上一世有一句话,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,只有先将道路修好,才能更好的促进商品流通,也可以更快的调集兵力和运输物资。所以李炎决定开建一条通往长安的公路,这个时代没有水泥,所以李炎决定建一条砂石路,宽度要达到六米,能同时容下两辆马车前行,所有资金都自筹,当然,由于沿途要经过很多州县,所以要得到朝廷的批准,李炎向李世民写了奏折,而李世民很快就同意了李炎的请求。因为资金李炎自筹,不需要花朝廷一分钱,修路又是利国利民的好事,所以李世民大力支持,下令道路沿途各地方官府要全力配合修筑道路。所有人都认为李炎修路是为了发展经济,然而他们却没有想到,李炎修路,却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,缩短了代州与长安来往的时间对李炎有着重要的意义,一旦长安有事,由于道路通畅,李炎就可以带领大军在三天之内赶到长安,这样一来,李炎就可以在未来的争储斗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